炒股不赚钱,背后有很多原因。比如:
1)连财报都不会读,在股市里听风就是雨,瞎买瞎卖。
2)小猫钓鱼,三分钟热度。每个行业和股票都只做粗浅的分析就忙不迭下单。过了几个月,风向变了,时髦的行业变了,自己的投资策略也变了。
3)没有意识到,股票的价格,其实已经消化了公司盈利的预期。比如大家都看好的公司,股票估值往往也比较高。在那个价位买进去,如果公司盈利没有按照大家极度乐观的预期增长,那么其股价就会下跌,导致股民亏钱。
这个单子,还可以列很长。
但是有一个原因,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。那就是:只会买,不会卖。
这个毛病,多见于资深和职业投资者(比如基金经理)。原因在于:
1)越是对炒股有研究的投资者,对于应该购买什么样的股票,越有心得。但对于应该卖什么样的股票,却少有关注。
把和价值投资有关的经典书籍和文献都翻一遍,比如格雷厄姆的《证券分析》,巴菲特的伯克希尔·哈撒韦年度股东信,彼得·林奇的《战胜华尔街》等,你会发现,所有这些书对于如何从几千个股票中选出一只好股票,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和分析。但是,对于什么时候卖,应该选哪只股票卖,说的却不多。
以投资传奇,巴菲特为例。巴菲特的投资风格,是买入并长期持有。而这里的长期,是真的很长很长。
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说,他购入一支股票,其持有的目标期限是无限长,一直到自己死为止。
根据巴菲特在2018年写的伯克希尔·哈撒韦股东信显示,公司持有的仓位最大的股票,包括美国运通,可口可乐,富国银行等。而这些股票,都是几十年前巴菲特买进的。其中美国运通的股票,从巴菲特在1964年开始买入算起的话,已经超过了50年。
巴菲特自己管理的伯克希尔·哈撒韦股票,从来没有卖过。他只会把这些股票捐掉,或者送给孩子和亲戚,但从未想过在股价太高时卖掉,等到股价下跌后再买回来这样的操作。
强调千里挑一找便宜货,找到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“潜力股”,但对于卖出却轻描淡写,似乎是很多资深投资者的通病。
2)对于很多职业投资者,包括基金经理来说,他们卖股票的原因,往往不是觉得某只股票太贵,而是需要钱去买另一只股票。
为了战胜市场,获得更好的超额回报,很多基金经理,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做研究工作,想出一个新的点子,找到下一个“独角兽”。
而当他们筛选了数以百计,甚至更多的备选股票,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己中意的投资目标后,接下来就会面临这个问题:哪来的钱去买这只股票?
这个时候,比较自然的反应,是把自己的投资组合中的某一只,或者几只股票卖掉,然后用卖掉得来的钱,去购买新的股票。
这样的过程,周而复始,导致基金经理在购买行为上慎之又慎,做足功课,但是在出售行为上却十分随意,缺乏严谨的步骤和系统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聚合帮看到的,谢谢!
图片展示